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 蓝墨云是一款好用、免费的教学工具,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而设计,用手机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 App,可进行全新的

(二)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

蓝墨云是一款好用、免费的教学工具,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而设计,用手机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 App,可进行全新的移动教学,把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直接升级到了“互联网+教学”。去年笔者开始在课堂上使用蓝墨云班课,在教学法上,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线上,课前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推送自己制作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线下的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开展讨论答疑、头脑风暴,并在班课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例如笔者在蓝墨云班课线上推送歌曲《广西人》,让学生们听了之后找出这首歌曲里运用了哪些民间文学作品和民俗元素,学生们在蓝墨云班课 App里踊跃回答问题,并互相评分,笔者由此引出一场讨论:当代文艺作品如何运用民间文学元素?学生们在蓝墨云班课上自由发言,讨论热烈,他们学习民间文学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

(三)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该加强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愉悦感。教学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撷取理论的精义,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布置一些交流、讨论、分析的题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这些理论,懂得运用这些理论解析民间文学现象。例如在神话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家长那里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步扩展大学民间文学的影响范围,促使学生成为民间文学的传承者与发扬者。笔者还指导学生演唱民歌、吟诵民谣、讲述故事传说、表演民间小戏和相声、演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分析传统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时,笔者播放传统民歌《小河淌水》视频与南宁国际民歌节“大地飞歌”中改编演唱的《小河淌水》,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与变迁,有的同学认为现代舞台改编的民歌走样了,不好听,应该保持民歌的原生态;有的同学认为现代改编的民歌好听、带劲;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改编传统民歌,但要把握好“度”等等。通过这场讨论,让学生思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在当下有什么样的传承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让学生自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三、“走出去,请进来”,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走出去”就是将固定的课堂移到校外,引导或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社区、农村进行走访、参观、调查,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见习、实习等途径加深对民间文学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笔者在多年的民间文学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如带领学生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参观,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广西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分别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名录中又有多少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增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带学生到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博物馆等单位参观各种文化遗产实物,具体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征、功能以及现状。笔者还利用开会、节日之机带部分学生在广西境内进行田野调查,如在靖西、邕宁、武鸣调查壮族山歌歌圩及庙会;在南宁市郊考察民间祭祀活动,观摩八音、师公戏、民间歌舞等展演;在防城调查京族和瑶族民间文学与习俗;在贺州、河池、百色、桂林、柳州等地调查民间文学和民族服饰等等。因经费、时间、精力有限,笔者无法带领很多学生外出调查,便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或布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民俗调查,规定每个学生按照课堂上的科学方法,采录民间文学作品或调查民俗事象,写田野调查报告,配视图并附上说明更佳,笔者将有价值的田调报告汇编成册,以便保存。有个别同学将调查所得资料写成论文,笔者为其推荐发表在刊物上。据笔者指导经验得知,近几年,广西民族大学很多学生利用“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平台,申请学校提供的项目资助经费,自组团队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几年来,笔者先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20余人次参加了10多个民间文化调研项目,大多调研项目已完成,部分调研项目还在进行中。通过实地调查,学生更深切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习的民间文学基础知识,更了解广西民间文学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和传承现状,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广、传播民间文学知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qikandaodu/2020/1017/917.html

上一篇:从《修改过程》的叙事看韩少功小说文体的探索
下一篇:《名人传记》对传记文学空间的探索

探索科学投稿 | 探索科学编辑部| 探索科学版面费 | 探索科学论文发表 | 探索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探索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