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影戏及其艺术特色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一种民间戏剧,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它始于西汉,兴盛于唐朝,繁荣于清代。皮影戏是通过在白色的幕布后用灯光或者蜡烛照射在雕刻出形象的动物皮毛或纸板上投射出影像进行表演的,表演皮影戏的艺术家们起初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训练才可以熟练的操作皮影,演出的过程中艺术家们的一边讲述着当地流行的故事,一边操纵着皮影,同时辅以打击乐和弦乐,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都有流行,过去还没有电影和电视的时候,皮影戏被人们当作一种娱乐活动,有时候艺术家们会用皮影戏来表演一些当地的长篇经典故事,这样观看形式就像电视剧一样需要一集集观看;皮影戏也需要分段进行表演,有时候一个故事需要连续演出半个月之久,这样淳朴又有趣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流逝,皮影戏也在不断地演化,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比较常见的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等,他们都融合了自己本地区独特的唱腔和一些戏曲、戏剧里精华的部分,使得皮影戏更加贴近当地人的喜好、更受大众的喜爱。相传山东皮影便是由河北滦州传入的,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滦州布影”,它所演绎的多是当地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唱腔多以柳琴调为主。在河北、北京、东北等地的皮影唱腔正是将本地特色唱腔与“滦州皮影”的乐亭影调相结合,从而形成各自的流派。
“中国戏曲是在宋元文化娱乐场所瓦舍勾栏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俗文艺形式,娱乐审美功能是它的生命线。古人‘痴迷’影戏,即是其娱乐审美功能的重要体现。影戏艺人在长期的摸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和技巧,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多方面的娱乐和审美。”1总的来说皮影戏的表演是一种可以让观者在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下感受其神韵的艺术,不同的故事带给观者不同的情感体验,不论是武打情节让人心潮澎湃的场面还是文场里伴奏与唱腔结合后的场面,每个细节里都蕴藏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精神,是值得被一直流传下去的珍贵的中华民俗文化。
二、我国皮影戏的当代境况
随着社会的革新、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新鲜的事物,这些新鲜事物给社会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同时也让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
例如,曾经的传呼机如今也被手机取代,曾经在拍照时必不可少的胶卷如今几乎被内存卡替代,这些例子在不断提醒我们传统的事物如果不及时更新就很容易被这个社会淘汰,在更新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又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今新媒体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其片面性和不足之处。包括皮影戏在内的诸多传统民俗文化其实只是活跃在一小部分地区、被一小部分人所熟知。书中提道:“人亡艺绝的遗憾依然一个接一个的发生,会后至今仅半年时间就有刘广民、吕思厚、王志学、刘生贵、云安民五位富有经验的皮影老艺人故去了,皮影演出难以为继。”2如今精通皮影戏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大多年事已高很难再继续进行皮影戏的表演,愿意主动了解皮影戏的人也少之又少,还有少数年轻人继承了皮影戏艺术后并未将其发展,面对生活的需要和经济的压力一些人不得不选择放弃。除此之外很多年轻人也表示并未见到过真正的皮影戏表演,只通过网络或书籍等渠道观看过皮影戏的相关知识。20 世纪80 年代后,电影,电视等行业的发展对皮影戏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自那之后大众和社会的重点聚焦在了科技带来的新鲜事物和社会发展上,观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从事数十年皮影创作的皮影艺术传承人笪建光曾表示,因市场上有很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艺术家,所以艺术品市场中皮影作品的销售尚且不必担心,但本应呈现出鲜活表演艺术作品的皮影戏如今却只能安静地装裱在册子中,仅供收藏,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鲜活生命力,艺术文化市场上出现了“只见皮影不见戏”的不幸现象。3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与继承人、大众、时代发展、政府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关系。就继承人角度来讲,一方面老一辈皮影戏艺术传承人传授知识的方式是口口相传,不能将具体内容记录在书籍上,导致皮影戏艺术中部分关键制作环节的缺失;另一原因是继承人在继承之后对于皮影戏艺术的宣传意识比较薄弱,继承方式单一,缺少创新,不懂得利用媒体宣传,老旧的方式并不能让传统皮影戏艺术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大众和社会而言,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相当成熟的今天,传统文化虽然在流逝,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思想也逐渐开始萌芽,很多家长们节假日更愿意带孩子去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展馆中根据传统文化做出的玩具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在保护皮影戏原生状态的前提下借鉴并结合现代艺术的优点是传承和发展皮影戏艺术的关键,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起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这样才能让皮影戏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qikandaodu/2021/0620/1988.html
上一篇:国画创作中综合材料运用探索
下一篇:艺术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美术鉴赏教学与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