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硕士,被建议直接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在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后,人们不禁疑惑,能享受如此待遇的硕士研究生,究竟优秀到什么程度。
新闻的主人公名为孙广宇,来自我国的双一流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硕士应届毕业生,毕业之际,基于孙广宇在硕士期间的表现和成就,学院建议直接为孙广宇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那么孙广宇在硕士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呢?国内的学术界,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论文发表。三年的硕士时光,孙广宇累计发表了16篇SCI核心期刊论文,其中有8篇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的,另外几篇是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的。
在校期间,孙光宇也获得过其他多项荣誉,包括“优秀标兵”、“学院年度人物”以及多次国家级和专业级的奖学金,如今,孙广宇更是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以全额奖学金的待遇,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对于自己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论文成绩,孙广宇也有一些经验分享。
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要先会模仿他人的。
其实现如今很多论文的写作,都是基于所在领域的前辈先师打下的基础,想要完完全全通过自己来研究出某一个领域的某个课题,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孙广宇在第一次进行科研定向时,是导师为他选择的方向,而与这个课题相关的领域已经发表了很多论文,孙广宇最开始进行论文写作时就是通过精读别人的论文,来完成复现,但是在这个模仿和借鉴的过程中,如果你只是为了模仿而模仿,避免重复率,那么这样的写作是毫无意义的。
真正有意义的模仿是需要用更多的心血,加入更多的揣摩,复现本来的研究过程,通过分析一个现有的体系或者技术,找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然后进行不断地改进。这同样是一种创新,而在这个创新的前提下,也会有更多的研究能够衍生起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成果,最后写成一篇新的论文。
每一个研究方向的选定,都要慎重。
科学研究其实很多时候是要把构想变成现实,有很多研究方向走到最终很容易成为死胡同,但同时在一些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却很容易出现新成果,而在一个较为成熟的领域内,你想到的方向很可能已经有人探索过了。
确定方向是关键,然后就要注意研究方法,拎得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影响科研进程的主要问题上,不要去过于计较一些细微末节的结果,每一份科研背后都是万分的努力加上一份幸运,我们在书本上所看到的任何表述为机缘巧合下的发现背后,都可能藏着无数次的失败。
科研是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过程,既有高山也有低谷,虽然发表了16篇核心期刊论文,但孙广宇也曾被拒稿,也同样被打上过论文不成熟的评价。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分析总结每一次失败的内在原因,是我们面对失败所应有的态度,这也是孙广宇所秉持的态度,在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改正后,他的论文再也没有被拒绝过。
搞科研偶尔的确会给人带来迷茫,自己长时间的努力和成果不能被人看见和认同,但坚持下去之后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最后所收获的喜悦远远大于一时的迷茫。
对于科研,孙广宇的理解就是不只要在方向上有创新和突破,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同时还要注重课题和方法论的结合,正确看待正面结果和负面结果,这些都是为了最终成功而服务的。
而每一个学生的求学生涯也是一样,正确看待经历过的每一次失败,只要还在路上,就是通往成功的路。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0/091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