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现代,马只剩一个脚趾着地了。其实这都是为了奔跑速度而进化的特征。我们根据行走方式的不同,将兽类分成三类,分别是跖行、趾行和蹄行。
一般来说,这三类动物的长途奔跑能力按照先后顺序递增。跖行动物的代表是熊和灵长类,以整个脚掌着地,不适合长时间奔跑。
趾行动物的代表是猫、狗,它们只有半个足底着地,有更强的奔跑能力。我们人类奔跑时可以前脚掌着地,但更多时候是全脚掌着地,介于跖行和趾行之间,说明我们比灵长类兄弟们拥有更强的长距离奔跑能力。
而马这类蹄行动物就是最适应长途奔袭的一种,仅用相当于人类脚指头的部分行走,而它们脚的结构被拉长,占到腿部长度的三分之一。
这种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也能够保证步幅增大的同时不丢失灵活性。所有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强的奔跑能力。
凭借着这套成功的方案,马的历代成员平步青云,高歌猛进,经历了数千万年的演化,终于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并且因为这个方向太过成功,马在演化的过程中基本就是一条直线,不像大象那样有很多分支。
更大更快的马原本生活得很滋润,直到人类出现。起初人类并没有把马当做一种畜力,而是当做猎物。在马的起源地北美,马在被驯化之前就已经灭绝了。
现在的考古学证据认为马的驯化发生在亚欧大陆,欧洲殖民者登上新大陆之后才重新将马带回北美大陆。现在,除了非洲的斑马以外,绝大多数的马都是被驯养的。
人类驯养马的历史已经超过5000年了,对他们的改变也不可忽视。根据不同的用途,人类有目的地培育了多种品种的马,有的耐寒,有的耐热,有的速度更快,有的耐力更强。
还有一些品种被用作观赏,更进一步还有宠物马。为了降低马的危险性,让人更好地亲近它们,人类培育出了侏儒马,也叫矮马。这些马成年的体型于中型犬相当,最小的只比家猫稍大。
你看,人家马从数千万年前就开始朝着更快更大的方向演化,可人类又把它们变回曾经的体型。这不也是一种反向演化吗?
关于进化的趣事还有很多,今天简单地介绍了两个被人类改变的案例,不知道各位能不能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可能对人类来说,进化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假如动物们都有思维,估计它们会认为进化是一项“辛辛苦苦百万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坑兽玩意吧。
人类现在在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以上就是本期关于科学探索的事情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一起讨论哦!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0/091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