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探索被打扰的“深睡期”(2)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AI、大数据赋能健康睡眠,会不会是资本收的“智商税”? 这得需要实际数据来验证。 近日,喜临门发布了一款Smart?Wave护脊深睡系统。据称,该系统经

AI、大数据赋能健康睡眠,会不会是资本收的“智商税”?

这得需要实际数据来验证。

近日,喜临门发布了一款Smart?Wave护脊深睡系统。据称,该系统经9年研发,含107项专利技术,有分区空气弹簧、智能匹配算法、睡姿识别睡眠感应、深度学习四大核心技术,会根据每次睡眠的数据去动态优化睡眠方案,用的越久就越懂用户。

传统床垫无法根据用户不同的睡姿进行精准支撑,这是造成大多数人辗转反侧的主要原因,而Smart?Wave护脊深睡系统则已实现“床适应人”。

此套系统通过双传感带技术识别、监测人体睡眠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云端有喜临门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建立的我国最权威人体数据库,包含2.6万个国人体型数据,通过与云端数据进行匹配,为用户选择个性化精准承托方案,后台基于承托方案对床垫进行智能调节,使床根据用户睡姿变化自动适应人,实现千人千面。

试验证明,通过实时改变床垫的硬度,对睡眠效果的提升是显著的。据中标院人类工效学实验室实验数据,使用Smart?Wave护脊深睡系统入睡,整晚翻身次数减少50%,平均深度睡眠时间提升17分钟,脊椎曲线健康度得到大幅改善,睡眠质量有效提升。

对于每天只有2小时左右的深度睡眠时间而言,能通过外部环境平均提升17分钟的深度睡眠,已经非常珍贵了。

自主调控睡眠,有可能吗?

能够自主的调控自己的睡眠,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自20世纪初,借助脑电图的分析,发现睡眠时脑电活动呈现特殊慢波。这一重要发现导致睡眠研究的蓬勃发展。但对睡眠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时相转换的生理基础,以及睡眠如何消除疲劳等重要问题仍然不甚了解。

直到现在,睡眠问题仍是神经科学和脑科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学界,睡眠调控的研究甚至还分成了两个“学派”:一个是从神经环路角度入手研究不同脑区对睡眠觉醒的调控;另一个是从基因分子等入手研究睡眠稳态的调控。由此可见,人们对睡眠的科学认识有多粗浅。

但近日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成果,让人类“想睡多久自己决定”的梦想有望成真。研究人员在大脑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神经元,人为损坏这种神经元可以使睡眠时间减少1/4左右。

这和咖啡提神的原理并不一样。咖啡的有效成分咖啡因,是通过阻断腺苷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达到促进清醒的效果。但咖啡像是“信用卡”,只是切断人对困意的感知,但睡眠压力依然在,咖啡因代谢后这笔“睡眠账”还是要“还”的。而通过调控这种神经元,可以显著降低腺苷的积累,睡眠压力也不会增加,使得清醒时间大幅度增长,也不会觉得困。这有可能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一个潜在靶点。

但睡眠调控的神经机制非常复杂。即便如此,距离自主控制人类睡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睡眠调控机理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好好睡觉,提升睡眠质量,才是最靠谱的。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0/0914/735.html

上一篇:列表统计:人类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太空探索
下一篇:中科院探索心肌再生取得重要原创成果

探索科学投稿 | 探索科学编辑部| 探索科学版面费 | 探索科学论文发表 | 探索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探索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