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济宁报道
济宁市完善“治用保”体系,积极探索更加适合济宁实际的北方河湖综合施治新路径,以有效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
因地制宜探索济宁模式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根据济宁产业结构偏重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长治污工程链条、加严织密治理体系、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等新的治理模式,建立了全流域、全过程、全覆盖具有北方河湖特点的深度治污体系。
加强点源治污管理
提高企业外排水标准
济宁市严格执行《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煤炭、电力、机械加工、废纸造纸等行业企业全面执行接纳水体标准,实现零影响;加严生活污水排放,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最严格的一级A排放标准,COD、氨氮指标接近三类水标准。全面推进全市重点涉盐企业外排水治理,全盐量、硫酸盐治理省内领先,2020年底全市完成21家涉盐企业的高盐废水治理;强化源头防控,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新、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全流域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
济宁市积极开展了以人工湿地和湿地修复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南四湖湖区、主要河流入湖口、污水处理厂末端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74处,污水净化能力达90万吨/天;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291个,修复面积39.33万亩;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完成湿地修复面积20万亩,新建或完善湿地保护小区200处,流域内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南四湖湖区鱼类、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物种提升明显,栖息的鸟类已达200多种。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1/0307/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