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以创新之光探索国风之路,《上线吧!华彩少年(2)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线吧!华彩少年》不仅要求少年拥有精湛才艺,更通过笔试环节检验少年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而一对一创意加演则重点考察少年对国风文化的创

《上线吧!华彩少年》不仅要求少年拥有精湛才艺,更通过笔试环节检验少年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而一对一创意加演则重点考察少年对国风文化的创新表达;即将开启的合作创演舞台将更看重少年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月12日晚,第五期节目播出,24位少年结为6组,进行第一次小组合作创演。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少年以同心而聚光。前四期以“华彩”入幕的个人创演,以嵌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舞台,让观众看到新生代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理解。而少年们的“华彩”之路上不止一枝独秀的绽放,第五期挑战再升级,面对“合作”这一新的难题,他们愈挫愈勇,终以“百般红紫共芳菲”的创演舞台,诠释出各自心中的“团魂”。

名家助力

小组合作齐心斩棘

节目还邀请二十余位国内知名艺术家、演艺界名人参与,共同助力少年成长,并在录制同时,同步开启“国风少年成长计划”。他们会对少年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力求精益求精的艺术表达。

第五期节目中,节目邀请了不同领域各有所长的前辈们助力“少年华彩”,黄子韬、王一博以“华彩少年上线官”的身份与少年们同探讨共学习传统文化当如何融合创新,王一博现场秀戏腔,以之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黄子韬现场示范耍枪,与少年们共话武术精神。豫剧名家小香玉、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山翀、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知名青年歌手周深、青年京剧演员谭正岩组成“国风少年成长计划助力团”,在节目中深入每一个小组的创演排练中,针对各自擅专的领域,解读经典之精华,对少年们的表演进行培训和指导,助力最终“华彩时刻”的绽放。

时间短、任务重、团队磨合在即,身怀不同长处的少年们对“磨砺”一词有了更为深刻的概念。“天之骄子”组首组便遇难关,面对经典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董家铭、程宇吉戏腔难学,化身“卡碟机”反复唱练。4位个性迥异的少年在练习中磨合,弥足各自短板,扬展各自专长,终以一首创新融合《谁说女子不如男》向豫剧致敬,用创新唱词诠释何为木兰精神,以利落舞姿展现年轻人的态度与自信,获得小香玉老师“完美”的评价。

从个体变团队,从独行到同心,对于每一位少年而言,亦是新的学习与突破。“猛虎嗅蔷薇”组颇耗下一番功夫,田苗苗的高音音准、刘丰的节奏晚进、田轩宁与王厚义的舞蹈,一个个问题横在前,4位少年从最初的无措到最终的坚定,正如他们的歌曲《金声玉振》,趁年少“江湖中闯名号”少年志还看今朝。

凝聚力量

助力中华文化腾飞

《上线吧!华彩少年》以全新的舞台表达方式,将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融为一体,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当代语境下与传统对话,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第五期节目中的《皮黄新韵》,一桌二椅,延展出金鼓沙场,杨门豪情。少年们将经典京剧《四郎探母?坐宫》唱段创意改编,“三重人格”在改编为说唱的戏词中演绎角色的纠结、碰撞到出离。在节目播出后,《大河报》点赞该节目:“改编自《四郎探母?坐宫》选段的《皮黄新韵》,少年们用京剧、音乐剧、美声演唱的方式体现杨四郎的不同人格,巧妙将戏词用说唱的方式结合起来,令京剧名家王珮瑜、谭正岩称赞。节目播出后,观众纷纷点赞,《皮黄新韵》‘立意深刻、形式新颖,把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把国粹和新潮巧妙融合,大力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光明网指出:“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又是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怎样‘活'在当下是一个重要命题,《皮黄新韵》在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创新的结合点,这才是真正的‘让文化活起来'”。《广州日报》点赞少年们:“少年们将国粹京剧与音乐剧巧妙结合,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所展现出的新颖演绎风格,亦不失为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新表达'的尝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与“根”,文化要传承下去更要光大起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已做出过诸多尝试,赋予节目以创新内核,践行着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耕传统文化时尚表达的创新演绎,在创作中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1/0315/1292.html

上一篇:同样是对海洋的探索,为何郑和下西洋影响力不
下一篇:白银:18家爱心餐馆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探索科学投稿 | 探索科学编辑部| 探索科学版面费 | 探索科学论文发表 | 探索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探索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