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欢迎香港同胞参与国家星际探索事业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月25日,航天科学家团队走进校园,当代杰出中国科学家的公开讲座在香港继续进行。科学家们前往校园与学生近距离互动。同日,天问一号火星车总设计师孙泽洲一行来到香港教区男

6月25日,航天科学家团队走进校园,当代杰出中国科学家的公开讲座在香港继续进行。科学家们前往校园与学生近距离互动。同日,天问一号火星车总设计师孙泽洲一行来到香港教区男校,以“天问一号探火之路”为主题进行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众多学生踊跃参与,踊跃提问。

“满怀激情投身祖国航天事业”

“祝融漫游车形如蝴蝶。”据孙泽舟介绍,在祝融漫游车设计初期,团队就制定了多种方案,历时3个月左右进行对比验证。经过不断的自我否定,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提出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四件式太阳翼计划。

“这个程序效率很高,扩展简单,面积规则,符合审美要求,最终入选。”孙泽洲表示,随后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个方案非常有效,“可以说是工程实用性和美学的完美平衡。”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提问关于天问一号团队在火星探索过程中如何应对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和竞争。比较?

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孙泽洲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各国航天事业的竞争,就像大家在操场上的运动,大家都来到同一个地方相约,同一个领域,相较之下,才能不断进步,相较之下超越自己。如果只是一个人的锻炼,往往缺乏动力和目标。”

“回首往事在我29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倾注了热情。“发展。”孙泽洲说,“天问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它建立在中国航天事业65年来积累的技术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和精神财富之上。单位和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坚守初心,10多年来孜孜不倦。”

孙泽洲说,在天问一号火星“火探”过程中漫游者,正好三个国家正在实施类似的计划。“就像我们的考试。另外两个同学的成绩已经出来了。我们还没有交纸。这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孙泽洲认为,在行星探索方面,世界多国共同参与,有利于各国相互促进,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宇宙。

“香港在国际科技交流和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讲座中,孙泽洲介绍了详细介绍了人类火星探测的主要阶段、中国火星探测的目标和主要过程,以及对参加活动的学生和香港同胞的邀请:“天问一号点燃了中国星际探测的火,香港同胞热烈欢迎参与国家星际探索工程。”

“天问一号开启了中国星际探索的新篇章。”孙泽洲说,“未来我们还将进行实验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轨道运行、行星际穿越等重大太空项目。实现技术新突破、科学新发现,为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目前,香港科技同行已经咨询过。如何参与国家星际探索事业。”孙泽洲说,航空航天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香港在国际科技交流和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信两地可以通过交流找到更多合作切入点。 “我和我的团队将用我们的努力,让我国的航天器飞得更远、更稳,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和空间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青年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天问”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求真务实的古老热爱宇宙。渴望创新的渴望;“祝融”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索之火,引导人类继续探索和超越宇宙的未知;火星之旅将神话变为现实。”孙泽洲说。

在孙泽洲看来,天文一号团队非常年轻,团队中60%以上的年龄在35岁以下,总设计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7岁.

“青年人已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青年人提供了自我成长的舞台和机会。”孙泽洲说,他所在的团队建设很重要。注重团队梯度的培养和发展。 “可以说,天问一号和航天事业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讲座现场有学生提问.该领域曾经面临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但现在人才丰富,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年轻人的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需要一个平台。中国航天领域“传中领”的培养方式对年轻一代的成长极为重要。”孙泽洲说:“以教为师。 ,而遇到问题时的耐心指导,是为年轻人“助一臂之力”。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

孙泽洲说,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便利。“年轻人可以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短时间内并在实践中实现快速增长。当然,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也会加大力度,这需要更多的个人努力和努力。”孙泽洲说。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1/0626/2042.html

上一篇:5部硬核太空探索科幻电影,《星际穿越》无人能
下一篇:为了探索柠檬的作用,人们连稀硫酸都喝过

探索科学投稿 | 探索科学编辑部| 探索科学版面费 | 探索科学论文发表 | 探索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探索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