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对深圳科技创新领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有什么期待?
刘陈立:深圳是全国最“IT”的城市,具有优渥的创新土壤,产业方向布局也极具前瞻性,希望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创新者能抓住这一轮科技创新浪潮,打通科技产业“两张皮”,为国家科技经济摸索出全新道路。
南方日报:发力“十四五”,对深圳的科技创新工作有什么建议?
刘陈立:进一步营造自由宽松宽容的科技创新环境和评价氛围。比如,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与标准,不管是专注基础研究还是聚焦产业转化或者是热心学生教育,都值得鼓励和肯定。
还有,要尊重科学规律,有些科学研究是要坐“十年冷板凳”的,要对能够静下来做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给予肯定和支持,要鼓励原始创新。
科技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只要人才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要着力提升人才密度,除了在人才评价体系上要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外,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资源上,也要进一步提升横向比较竞争力,让来的人能够真正留下来、成长起来,更好地建设深圳。
■链接
光明科学城简介
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按照规划,它将充分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聚焦产业需求和科学前沿,围绕信息、材料、生命三大科学与技术方向,通过集聚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与团队、成果转化中心和新兴未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根据规划,光明科学城将分三步走。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学科与功能布局合理、性能水平全球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到2050年,光明科学城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持续产出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杜艳
策划/统筹:杨磊?崔璨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1/0310/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