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爱奇艺奇麟2.0的个性化探索实践:以丰富、智能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将纸媒、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视为营销1.0时代,互联网出现后的广告投放视为营销2.0时代,那么在当下,我们正处于被各类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等新技术助推着的数字营销3

如将纸媒、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视为营销1.0时代,互联网出现后的广告投放视为营销2.0时代,那么在当下,我们正处于被各类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等新技术助推着的数字营销3.0时代。并且随着技术的陆续落地运用,营销更加数字化,不仅是效果转化数据逐渐清晰,在广告投放各环节也走向了自动智能和效率的提升。

在数据、技术等能力加持下,视频平台也有了很多可探索空间和价值。爱奇艺就曾在2019年宣布重点发力效果广告领域,并发布了品牌爱奇艺奇麟。近日,爱奇艺奇麟提出了以“从效果广告到新娱乐营销”为核心的全新布局,效果广告、广告联盟、区域品牌成为了三大主要业务。同时在产品层面,爱奇艺奇麟2.0也正式发布,从效果营销平台升级为了新娱乐整合营销平台。

以三大升级,直击广告主投放痛点

广告主做营销,其最终目的都是业绩增长,而增长始终离不开“降本”和“增效”。也正是因此,广告主在进行效果广告投放时,其主要的难点和痛点就集中在了这几方面:

一是如何控制成本。当下流量红利不再已是不争事实,市场存量越来越薄,买量成本相较过去必然有所上涨。因此对广告主而言,最重要的考验就在于能否以可承担的成本去尽可能地支撑营销“续航”,做长效转化。

二是如何以尽可能低的门槛操作、运营和进行链路管理。广告主参与营销环节的门槛高,就意味着要找寻更专业的人才、搭建更高水平的技术系统,这需要花费更高成本;而如果能够“更快上手”,不仅是节省了时间、人力等成本,同时也是在让工作提效。

此外,同样重要的第三点,是如何以更具创意、丰富、适配性更高的内容去抢占用户心智,为品牌引流,进而带来增长。这也是当下营销追求内容为王,内容更看重智能创意生成和千人千面展示的主要原因所在。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爱奇艺广告技术高级总监 褚静波)

据爱奇艺广告技术高级总监褚静波介绍,此次奇麟2.0在广告产品、广告推荐引擎和投放操作三方面的升级,正是针对这几大难点痛点。

首先在产品层面,奇麟2.0主要强调以“丰富性”来增加曝光和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这里所说的丰富,首先是指营销场景。当下爱奇艺其实并不只是单一的视频平台,从2014年提出“从平台到生态”的计划后,爱奇艺就形成了“苹果园”生态,包含着涉及儿童、体育、粉丝社区、文学等极多应用产品,同时这些产品还横跨PC端、移动端、电视端等多个端口。

在此基础上,奇麟2.0也充分运用爱奇艺苹果园生态,覆盖了更多爱奇艺产品,扩展到了叭嗒、小说、泡泡和最新的极速版等等。并且在移动端之外,奇麟2.0也能够提供电视端、智能音箱的效果广告营销方案。

除了营销场景,奇麟2.0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在广告形式上。例如此次推出的全新瀑布信息流、沉浸式信息流,都是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新升级,目的就是为用户带来新的观感和交互体验,进而实现更好曝光。

针对广告投放,奇麟2.0主要是以全新的广告推荐引擎来提升精准度。

事实上,实现投放精准并非是广告主点击“投放”的瞬间,只运用单一工具或技术就能够完成。因此奇麟2.0的第一步是用三张“起量符”先做好用户触达,为精准投放打好基础:针对成熟广告,自动扩量2.0功能可以帮助广告主触达更广的高潜人群;一键继承2.0智能匹配优质新老素材,可以提升新广告的转化;针对重点资源位的库存波动,流量智能预警功能可以进行预测。

用户触达的同时,奇麟2.0也强调深耕行业。对广告主,就是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推广诉求,提供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推广方案;同时在用户数据层面,也是打通了行业兴趣标签,提升目标人群的准确率,以此实现用户和广告更精准匹配。

而在这之后,奇麟2.0还在提升转化效率上做了功夫。例如针对不同行业、设备,系统可以为每一个下载智能应用选择最适合的下载方式;制定分行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如支持游戏微信小程序拉起直达,网服类只需一个二维码即可实现双端联投; 通过AI技术,系统可智能识别素材内核心内容表达区域,通过智能剪裁实现素材横竖版转换,智能匹配分发对应规格的素材,实现更融合、更原生的广告效果。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1/0524/1827.html

上一篇:“对火星的探测并不是中国太空探索的极限”
下一篇:深物业:目前并未直接布局养老产业 将探索智慧

探索科学投稿 | 探索科学编辑部| 探索科学版面费 | 探索科学论文发表 | 探索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探索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