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显著改善,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多种与营养代谢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仍在攀升……,但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状还普遍存在,像贫血、叶酸缺乏、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也都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食品营养科学旨在考察个体生活特征(膳食、运动、生活习惯等)、代谢指征、肠道微生物特征和生理状态(营养素水平、疾病状态等),乃至遗传背景因素基础上,进行安全、高效的个体化营养干预,以达到维持机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应当对个体进行精准营养需求的衡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营养素摄入标准。
营养干预数据还要衡量人群营养水平的优选分子标记物和相应地标准化检测技术,用于监测干预前后营养状态的变化。选择针对个体更精准、更有效、更安全的干预方案,包括干预方式、强度、频度等,建立系统化的干预-效应反应的评估体系,以期达到精准干预目标。全面地探究营养干预后的生理效应和功能,对于营养干预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低蛋白低GI主食针对糖尿病肾病定向开发。同时也是优质的“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物。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学、疾病特征相对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精准营养干预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遗传性疾病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典型的氨基酸代谢缺陷病,其病因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造成苯丙氨酸无法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临床上蓄积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造成婴幼儿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湿疹、皮肤抓痕征及色素脱失和尿鼠气味等。在生命早期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的治疗,并辅以酪氨酸补充,可较好的控制疾病症状的发生,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对遗传性营养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通过精准干预能够非常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恶性进展,保障患者的正常身体机能和生长发育过程。
复杂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卒中、肿瘤等疾病的营养干预相对比较复杂。复杂疾病的营养干预更难以实现精准干预。需要建立较为普适的干预方式,在食品营养技术基础上进行人群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高糖、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造成患者血糖过高的主要原因,需要低升糖指数、低脂、高膳食纤维、益生元型主食。不同个体应当选择合理的膳食方案,限制能量摄入,低升糖指数,滋养肠道环境,从而可以有效控制食物引起的高血糖现象。
肥胖人群的营养干预依赖于其营养状态、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营养干预的目标不仅要降低和改善人群营养的缺乏或失衡,还要关注和避免干预过度带来的健康损害,因此营养干预需要对干预后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系统的观察、追踪和分析,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营养干预的目标在于针对特定的个体、在正确的时间提供科学合理的精细化营养干预方式,对潜在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达到促进人群健康、改善临床疾病状态的效果。
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和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的营养补剂添加,实现对疾病的预防、治疗达到健康的目的。人的营养吸收和利用是由人体的一系列的组成物质来完成的,人体内胃肠道消化吸收水平和环境不同,从而使得人们即使在营养元素充足的情况下,也难以获得平衡的营养,甚至会有营养缺乏。
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由基因引起的。基因序列的差异通过人体内组成成分的功能差异引起疾病的发生。通过基因解码解读个体基因信息的差异,根据基因信息调节饮食结果、营养元素的组成,可以实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营养干预进行防病、治病,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病根,减少并症、后遗症。
很多观点把精准营养作为以基因信息为基础的诊疗技术。与营养相关的基因解码还在发展中,基因检测对精准营养的指导局现在已经明确的一些遗传病,而精准营养从新生儿到成人老人,每一餐都要有精准调理实现健康、治病、防病的解决方案。以基因为基础的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在营养吸收和应用上的个体差异。像肠道菌群作为食物消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个人饮食习惯,生活工作变迁等的生活方式影响等,都无法用单纯的基因技术作为指导。营养干预应当包容了精准营养基因检测内容,同时更考虑到后天因素对饮食的影响,个体当下的生理病理指标反应的健康状况,而定制化的生成康复饮食方案。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2/0222/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