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探索没有边界的课堂--模拟政协活动培养了学生四(6)

来源:探索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7年北京市政协召开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模拟政协”实践理论恳谈会”。邀请了多所北京市开展模拟政协活动的中学参加。其中北京1

2017年北京市政协召开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模拟政协”实践理论恳谈会”。邀请了多所北京市开展模拟政协活动的中学参加。其中北京101中学郭涵校长作了题为《依托模拟政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报告。以上是全文分享。

模拟政协延伸阅读材料之二

创新人才培养的“翱翔”模式--对话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毅

原创|张惠娟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前不久,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承办的北京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2016年工作总结会在北京市京源学校召开。会上,就创新人才培养的话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主任张毅。

当前,“创新”、“创业”、“创客”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热点,国内外教育界都非常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从2008年起,陆续启动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开启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

创新,需要顶层设计

记者:作为“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的具体负责人,请你谈谈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背景。

张毅:创新人才稀缺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面对的严峻现实,基础教育阶段恰恰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抓住这一关键期,北京市于2008年3月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陆续实施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项目。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坚持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培养,开展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探索实践。

记者: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翱翔计划”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又如何进行顶层设计?

张毅:创新人才培养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共同问题,在北京市教委总体规划、北京教科院的统筹指导下,创新学院办公室全面管理和引领各区教委、中小学校等,积极探索了跨学校、跨学段、跨部门、跨区域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衔接,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横向整合,系统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

在创新工作推进方式方面,“翱翔计划”在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培养领域,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凝聚科技专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基于人才的培养,在全北京市各区及燕山共建立了近300所生源基地、29所培养基地和31所课程基地,4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家实验室作为实践基地,让学有余力、兴趣浓厚、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在具有学科优势的高中学校跨校培养,走向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经历科研过程,感受科研精神,获得科研熏陶,实现“在科学家、学者身边成长”。

整合社会资源,占领课程研发高地

记者: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在“翱翔计划”推进过程中,如何保证课程资源有效推进?

张毅:“翱翔计划”采取了“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为顺利开展“翱翔计划”各项工作,北京市探索建立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三”的工作机制,包括生源基地、培养基地、实践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来共同承担“翱翔计划”学员培养任务的“三校”管理体系;由生源基地基础性课程、培养基地过渡性课程、实践基地熏陶体验课程等构成的“三类”课程体系;由生源基地指导教师、培养基地指导教师、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员的“三师”培养体系;以及由发现阶段的推选性评价、培养阶段的过程性评价、结业阶段的发展性评价构成的“三段”评价体系。

为了整合资源,700余位学科教师(包括60余位特级教师)、近300位专家(包括30余位院士)共同组成了一支人才培养工作团队,深度参与到学生推选、培养、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部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特约监督员、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员、北京市民主评议督导员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具体工作中来。

文章来源:《探索科学》 网址: http://www.tskxzzs.cn/zonghexinwen/2020/1024/955.html

上一篇:NASA预告下周一直播 或宣布月球探索方面的新发现
下一篇:探索系外生命之谜 多国太空任务关注金星

探索科学投稿 | 探索科学编辑部| 探索科学版面费 | 探索科学论文发表 | 探索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探索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